英格兰vs德国复盘:两处调整见微知著,“南门”智慧助三狮破茧

文章来源:章鱼直播发布日期:2021-06-30 09:01

格拉利什替补见奇效,斯特林和凯恩进球,三狮军团在万众瞩目的英德大战中笑到了最后。在这场比拼耐心和意志的比赛中,两位主帅的首发布阵和临场调整皆有亮点。凭借五后卫防线来限制对手的两翼攻势,依靠中卫上抢消弭中路隐患,通过后程换人完成变奏和提速,索斯盖特的战术部署可谓是环环相扣,其冒险改变主打阵型和换人模式的做法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马奎尔领衔的防线经受住了考验,凯恩从“幕后”走向台前,斯特林领衔的边锋群也证明了自己,三狮军团收获了很多远比晋级资格更为重要的东西。

【三中卫镜像对话,“南门”变出胜机】

同样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小组赛之旅,英格兰与德国的境遇有所不同。勒夫完成了战术风格上的拨乱反正,逐渐找到了现阶段最适合德国队的打法,索斯盖特则通过大轮换实现了对麾下班底的全面检阅,确定了可以充分发挥锋卫资源的用兵模式,此番大战将是对两位主帅最新“科研”成果的检验。

调整阵型架构,制造镜像对话的局面,索斯盖特的变阵是为了加强防守,以五后卫遏制克罗斯与两名翼卫之间的连线。

此番对决,德国队方面有多名主将因伤无缘首发,自信的勒夫没有因此改变既定套路,反倒是索斯盖特选择主动求变,他放弃了在小组赛阶段运转良好的4231阵型,祭出了扬威世界杯赛场的三中卫体系,展现了以防守带动进攻的比赛思路。变阵之后,特里皮尔回归首发,萨卡获得连续出场的机会,格拉利什被留作后手。

【放弃压迫实属无奈,半场防守出现漏洞】

作为本届欧洲杯16强中平均年龄(25.3岁)最小的球队,英格兰的主要优势就是球员体能状况好,中前场和两翼可供调遣之人较多,完全可以利用5个换人名额带来的战术红利实施前场“接力”,用球员们都很熟悉的压迫式打法持续逼迫对手犯错。然而,或许是对于缺少马奎尔(前两战)的防线信心不足,或许是将高位压迫视为隐藏杀招,亦或是考虑到了多位参加过欧冠决赛的球员体能不足,索斯盖特迟迟没有摁下“加速”键,三狮军团成为向前传递最为拖沓的球队之一。

索斯盖特变阵的目标就是为了遏制德国的两名翼卫,当强侧的基米希被限制时,弱侧的“第四前锋”戈森斯就会哑火。

从4231到343,三狮军团阵型重心后置,推动高位逼抢时变得更加不易,只能优先选择以半场防守来寻觅守转攻的机会。克罗斯感受不到太大的压力,可以轻松地依靠长传皆宜的传球,指挥日耳曼战车充分利用场地宽度冲击英格兰的防线。不同于击败葡萄牙时的两翼齐飞,戈森斯和基米希此役遭到了对位限制,他们主要负责拉开空间来掩护中路的队友。

格雷茨卡取代京多安,德国中场的向前冲击力增强,索斯盖特用三中卫架构来应付这种局面是非常明智的。

英格兰在中路中路的人数处于明显劣势,哈弗茨和穆勒频繁回撤呼应克罗斯,德国队连续从中路打穿英格兰的防线。

英格兰在中场中路的人数处于劣势,德国队多人合力在中路制造威胁,维尔纳的单刀球为三狮防线敲响了警钟。索斯盖特很快做出应对,沃克和马奎尔积极上抢支援腰位,开局阶段隐身的凯恩也开始深度参与到比赛中,他的回撤接应不仅疏导了英格兰的进攻,还限制了德国两名中前卫的助攻。

【格拉利什爆发有理,“不退”之选有利有弊】

为了在兼顾冲击的同时保持控制,索斯盖特倾向于在凯恩两侧设置风格不同的球员,左路由冲击力较强的球员引领攻坚,右翼由具备多功能属性的球员担任,以此模式组建主力与替补两套班底。首战克罗地亚,索式盖特安排斯特林&福登首发,到了收官战对垒捷克时,则是由格拉利什和萨卡联袂出场。

英格兰锋线人多势众,索斯盖特在小组赛阶段的换人原则是对位接力。

此役,英格兰采取立足于防守的三中卫体系,格拉利什为变阵做出牺牲。索斯盖特选择斯特林&萨卡担当两翼,这一方面可以发挥两名球员脚下灵活的优势折磨德国队的高大守将,一方面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建构5-4-1防线,完全封锁后场空间。斯特林习惯于内收冲击球门,萨卡具备推动配合的意识,两名球员都能够在中肋部活动,不会影响身后两名边翼卫的助攻。

四场比赛的触球分布:凯恩兼顾中锋和前腰两个角色,必须合理分配体力来支撑这种“伪九”打法。

比赛中段,凯恩从“幕后”走向台前,撑起了英格兰的中场运输线。

英格兰的两翼活力十足,但要想形成合力压垮对手,就非常依赖于“前腰”凯恩的串联。历经数次大修之后,凯恩的身体机能出现了明显下滑,已经无法在90分钟内持续兼顾中锋和“前腰”两个角色,在消耗较大的强强对话中必须做到张弛有度。上半场前30分钟,凯恩仅有两次触球,到了比赛中段,三狮头牌全面参与到进攻中,撑起了英格兰的运输线,有效地缓解了德国起势后带来的冲击力。到了下半场中段,凯恩的体力明显下降,索斯盖特换上擅长盘带的格拉利什来分担凯恩在组织环节的压力,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在斯特林打破僵局的进球过程中,凯恩的轴心作用体现地非常明显。

就在格拉利什登场的同时,勒夫也安排格纳布里替换维尔纳出场,两位主帅看似都在进行对位换人,但索斯盖特的用兵显然更为大胆。小组赛末战击败捷克时,索斯盖特安排球路相似的球员“接力”出场,拉什福德和桑乔保证了边路既定套路的延续性,亨德森和贝林厄姆的相继出场维持住了中场的活力。安排风格相似的球员对位接力,三狮军团的比赛模式不会受到换人的影响,强度却可以得到显著提升。

比分领先,英格兰没有选择深度退守,卢克-肖的上抢带来了第二粒进球。

防线位置靠前,英格兰守将被穆勒的单刀吓了一跳。

此役,索斯盖特改变了这种用兵模式,格拉利什和斯特林分居两翼的部署传递出了积极争胜的信号。在斯特林打破僵局之后,英格兰并未全面退守后场来保持领先优势,而是释放体能进行中前场的逼抢和拦截,破坏德国的进攻组织,避免防线在持续承压中犯错。英格兰的“不退”让他们收获了扩大比分的进球,也经受了穆勒单刀球的惊吓。取得领先后到底该选择何种防守模式,索斯盖特就是要针对不同的对手来给出不同的答案。

【总结】

三年前的世界杯,英格兰被指是搭上了“欧联区”便利赛程的顺风车才得以杀入四强,全队上下的努力和他们所取得的进步并未完全得到认可。击败德国可视作这支球队真正的“成人礼”,他们在收获信心的同时,完成了战术层面的升级蜕变。

玩转两种阵型,应付不同对手,索斯盖特经此战证明自己并不是三狮军团的短板。

以凯恩、马奎尔、斯特林和沃克为首的中生代球员,在过去数年的国家队赛事中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,萨卡和格拉利什等人以俱乐部核心的身份迅速成长,年轻的芒特、福登和里斯-詹姆斯等人在刚刚结束的“英超欧战”赛季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,索斯盖特搭建了一个年龄结构合理、可驾驭多种战法的班底。对于从未染指德劳内杯的三狮军团来说,他们已经来到了创造历史的十字路口。

(猫眼看球)

上一篇: 暂无内容

下一篇: 暂无内容